这些年,月饼吃的越来越少了股票配资策略,更让人着急的是,吃月饼的人也越来越少了!
月饼这东西,大约是中国节日食品中,节日气息最为浓烈的一种了。粽子固然也粘着端午的味儿,但到底还可以当寻常小吃,甜咸皆宜,随时可啖。月饼却不然,它似乎生来就是为了中秋而存在,平时极少露面,一到八月十五,便铺天盖地而来,过后又悄然隐退,极有“节气”。
与众多传统美食一样,月饼也深深烙印着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。南方月饼以广式、苏式为代表,广式月饼皮薄馅足,莲蓉、蛋黄、流心等馅料口感绵密;苏式月饼则以酥皮见长,鲜肉馅的咸香更是独树一帜。
北方月饼虽没有南方月饼那般丰富的流派,却有着自己独有的质朴与厚重,它把能够寻得的食材尽量多地放进馅料里,又尽量把古代社会算的上奢侈品的糖放到最多,勾勒出北方人民的淳朴、直爽和真诚。
从传统的角度看,北方月饼的经典馅料,其实并不算繁多,来来去去也就是那几种——自来红、自来白、椒盐、豆沙、五仁。这些年,随着低糖少盐等健康饮食理念的各位传播,自来红、自来白几乎已经退出了生产线,豆沙、椒盐馅儿,可以进入日常糕点做馅儿,并非月饼独享,作为月饼的特色也就淡然,只有五仁馅儿,可以作为月饼的经典,拿来给这种节日食品代言。
就算是简单,这几种月饼馅料依然蕴含着北方人民对中秋节的钟情,承载着千年以来归家、团圆的象征。
自来红与自来白,一个红月饼、一个白月饼,得名来自不同的皮色:自来红的饼皮偏深色,通常会在表面印上“福”“寿”等吉祥字样,馅料以白糖、冰糖、果仁为主,咬一口酥松香甜,果仁的香脆与糖的甜润相互交织;自来白的饼皮则是淡雅的乳白色,馅料同样以糖和果仁为核心,但甜度比自来红稍淡,口感更为清爽,适合偏爱淡甜口味的人。
椒盐月饼,对于记忆中月饼是甜的北方孩子来说,不啻为一种颠覆,以致于有北方人、特别是小孩儿抵触椒盐馅儿。
其实,椒盐馅儿在那个商品极度短缺的年代里,是难得的直接来源于南方风格的馅料,一块小小的月饼让你尝尽南北风味,在那个时代,也算一种奢侈了。
它的馅料里除了白糖、果仁,还加入了花椒粉,刚入口时能尝到淡淡的甜,咀嚼片刻后,花椒的麻香与咸香便会慢慢释放出来,甜、咸、麻三种味道融合得恰到好处,既不会让人觉得腻,又能带来独特的味觉体验。
豆沙馅儿,在今天看来实在是过于平淡无奇,然而在那个年代,小红豆被磨成细沙、配上糖、油,绝对是上乘美味。
那馅料细腻绵密,几乎没有颗粒感,甜度适中,能清晰地尝到红豆本身的清香。饼皮酥软,与绵密的豆沙馅搭配,口感软糯香甜,不刺激、不厚重,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喜欢,豆沙月饼可是北方中秋餐桌上的“百搭款”。
可以毫不夸张地说,这几种月饼中,五仁月饼是最讲究的,价格也相对最高。
北方传统的五仁月饼,对馅料的选材有着严格的要求,“五仁”并非随意搭配,通常是杏仁、核桃仁、花生仁、瓜子仁、芝麻仁这五种经典果仁,有些讲究的品牌还会加入松子仁、橄榄仁等珍贵食材。
制作时,果仁需要经过挑选、烘烤等多道工序,确保口感香脆、无异味;馅料中除了果仁,还会加入白糖、冰糖、桂花酱等,既能提升甜度,又能增添香气。
好的五仁月饼,切开后能看到饱满的果仁颗粒,咬一口满嘴都是果仁的香脆与桂花的清香,层次丰富、口感醇厚,每一口都是对食材的尊重,也正因如此,五仁月饼更珍贵。
北方的月饼,品种虽然有限,却也有许多地方特色。在山西北部、内蒙古的西部区,有一种“混糖月饼”,极具个性。
混糖月饼与包入馅料的月饼、如豆沙、五仁月饼等最大不同在于:它的“馅”和“皮”是融为一体的。月饼内外均匀、扎实的糖油混合物,没有明显的皮馅分离。
混糖月饼看似十分简单,将糖、油、水等液体原料直接与面粉混合来和面,形成一种类似“油酥面团”的坯料,180°C上火烘烤,烤制约20-25分钟到表面金黄,饼身膨胀鼓起即可。然而其中却有难以察觉的独到之处,所以才会成为晋蒙老乡心心念念的美味记忆。
胡麻油(就是亚麻籽油)是混糖月饼的灵魂所在,它带来的特殊坚果香气是无可替代的。发酵剂,一般是食用碱(小苏打也可),让饼身有一点蓬松度。如果在表面撒上芝麻,再画上糖圈作装饰。就一下可以登堂入室了。
如今,很多厂家都抱怨“年轻人不买传统月饼的账”,其实,不是年轻人故意抵触,而是时代真的不同了。
正如前边所说,在今天六零、七零甚至八零后前半段的脑海里,有过物质匮乏状态下的生活记忆,中秋能吃上一块月饼是难得的“奢侈”。现在,零食琳琅满目,流心奶黄、冰皮月饼、巧克力月饼等新口味层出不穷,传统月饼的“稀缺感”没了,偏甜偏油的口感也不太符合年轻人追求的“健康饮食”。
桃李面包那句得罪人的广告词,可能是那个时代过来人固有的真诚,然而字里行间透出的抱怨,要让整整一代人承受,引起反弹再自然不过。
就像几年前,中年好男人的代表、演员何冰录制的视频短片《后浪》,那几乎用一片赤诚述说着年轻人的全部优秀,却因话里话外饱含期许背后那一丝说教色彩,一样不被年轻的人们买账——
在过来人看来“我本将心向明月”的那一轮明月,在Z世代的眼里,根本没有阴晴圆缺……
声明: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百度图片搜索结果,如涉及使用不当请联系编者删除。封面图片由AI生成。
提示:
* 本文为“食材界”原创,欢迎业内外媒体转载。转载请在后台回复“转载”了解相关规则。
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